“十四五”規劃指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基礎研究、注重原始創新,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為了加快實現工信部主導的工業強基工程,以高性能工業軟件服務于高端工業產業生態群,是推動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囯家電投集團中央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王一莉接受了中國工業報專訪。
王一莉介紹,今年提交“關于建立國家智能制造數智研發平臺,為工業互聯網強基強鏈作有力支撐建議的提案。”聚焦中國裝備制造業和工業互聯網強基強鏈。
王一莉表示,要對標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與發達國家高端裝備的工業化標準。找出差異,為中國裝備制造業企業走出國門提供標準和國際化引領的作用。
“在裝備資源秉賦的區域分部選址建立國家級智能制造數智研發總控系統站下統籌分布‘五平臺’、‘三中心’、‘一體系’,形成高標準工業物聯網體系推動中國裝備制造業提效升級為中國制造孵化囯際競爭優勢的頭部產業集群,構建我國完善的工業體系,優化前沿的科技資源占領至高點與世界同步。” 王一莉建議。
王一莉建議,“五平臺”其一建立高性能數智仿真平臺,以實現全國大范圍的試行推廣,地方分中心的運營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因產(產業)制宜,結合各關鍵行業的發展規劃設計實施;其二建立數字孿生在尖端行業的標準應用中心建立集數字設計、數值模擬仿真、生產監控系統、使用監控及定壽提壽全周期的一體化工業物聯網平臺;其三建立中國全維度動態材料數據庫及新材料研發平臺。其四“加速形成中國工業物聯網從云端落地的技術平臺,也是中國工業物聯網的基礎數據來源;其五建立國家制造業人才、新工匠系統的培訓與認證中心,以高校的專業人才定位培養目標,開發設立相應課程,滿足工業物聯網高質量人才需求。
“三中心”,其一形成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值模擬技術自主軟件開發中心;其二建立中國制造業工業及產品仿真服務超算中心;其三以“洋為中用 百花齊放”為指導思想,建立國際交流合作中心。
“一體系”建立中國工業物聯網和工業軟件的標準和評價體系。
踐行綠色發展,碳足跡的數字化在制造業推進的根本是研發新材料,為輕量化產品以及綠色制造要求高質量的工業軟件提供數值仿真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王一莉還建議在國家層面,為上述引進、消化、吸收、創立自主核心科技產業設立國家級科技專項,圍繞綠色制造賦能的綠能、綠券、綠債由國家層面出臺金融資管的特殊政策,這對于中國高質量發展及實現“雙碳”愿景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注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復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不得超范圍使用,使用時應注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產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采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產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